这位英王平易近人的,让骁骑营一众军官,几乎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皇子、亲王。那些普通军士吃的大锅饭,但凡有点品级的官员自己都不愿意吃。那位英王却是大口吃的极为香甜,看不出半分装的样子。
最关键的是不仅他自身以身作则,就连他身边的那些侍卫,自进入骁骑营后一个个也严格按照军令来。居然没有一个人,敢依仗王府权势骄横跋扈。端是站如松、行如风,做派并不次于骁骑营的将士。
骁骑营将士每天出操训练,他们也都跟着出操。骁骑营将士每天吃什么,他们也就跟着吃什么。这位英王殿下如此善解人意,原本对这位英王到来,而多少有些忧心忡忡的骁骑营诸将,这心里面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。
这位英王别说对军务从来都不插手,甚至于指挥使主动请示的一些事情,也被他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。朝廷命他坐阵骁骑营,只是准备应变为理由打发掉。这位英王大撒手的做派,让那位于都指挥使,彻底的松了一口气。
原本这位于都指挥使,还担心这个年轻气盛的亲王,到了骁骑营之后到处伸手。他这个主官管不也好,不管也不好。管,人家是当朝亲王,而自己不过是一个三品都指挥使,这级别上差的太远。
而且从圣旨到的那天,实际上这位英王,已经有了接管骁骑营做主的权利。相对于自己这个都指挥使来说,这位英王可是上差。只有人家管自己的权利,自己可没有管人家的权利。别说全营的将士,便是他这个都指挥使也得听人家的。
可话是这么说,但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容易。这些皇子从落草,就开始享受荣华富贵。直到就藩之前,恐怕连京城都没有出过,更别提带过兵了。军营之中那些大兵,可是与他们往日里面,在府内见到的丫鬟、婆子,家丁、太监可是两码回事。
若是这位从来都没有带过兵的英王殿下,不懂装懂处处插手胡乱指挥,这骁骑营自己还怎么带?可不管,这位于都指挥使也担心,这位英王到了大营之后,胡作非为在弄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。
要知道,骁骑营内可不单单有军士,还有大量的眷属。若是这位老兄嫌晚上寂寞,依仗自己的权势,弄点倚强凌弱,逼占**的事情来,那可是要激起兵变的。要是真的出了这等事,自己的脑袋还要不要?
自己才从边军调回骁骑营没有几年,对这位英王不是很了解。可皇子之中先有滕王,后有永王,那可是向来大名鼎鼎,甚至在整个京城之中都恶名远扬。听说那位滕王,专门喜欢找别人的老婆。尤其是那些低级官员的眷属,只要被他看上眼的,想尽办法也要搞到手。
而那位永王找女人,向来都是生冷不忌。什么寡妇、妓女,向来是不一而足。只要看上眼的,绝对是不吝千金。虽说这位英王不是很了解,可看那几位皇子的做派,这位于都指挥使曾经很担心,这位英王也和她们差不多。
黄琼眼下的这个做派,让这位于都指挥使一直悬着的心,倒也彻底的放了下来。虽说不知道,这位英王如此做派,究竟有什么意图藏在里面。可目前来说,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?至少没有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。
事实上对于朝廷此时,派了一位亲王来骁骑营坐阵。从这位于都指挥使,到骁骑营诸将内心之中都是不欢迎的。除了黄琼在他们眼中,不过是一个连只鸡恐怕都没有杀过的黄毛小子之外,还有对本朝以荒唐著称的这些皇子的担忧。
至于朝廷为何要派皇子进入骁骑营,别的将官虽然不知道,可作为都指挥使的这位于大人。早在前一天,便从殿前司发来的信函之中了解。作为朝廷武官,尤其是掌握着京城四大营之一骁骑营的他,之前从来没有参合到皇子之间争斗中去。
因为他知道,皇帝的底线是什么。他不想去触碰皇帝的底线,更对这些皇子之间的争斗,没有任何的兴趣。甚至在他心中,对这些皇子为了争夺权利,置百姓生死不顾兴兵作乱,不是一般的反感。
但皇帝既然下定了决心,此次由一位亲王坐阵骁骑营,并处置郑州平叛事宜,他这个坐臣子的又能怎么办?虽说按照惯例,出兵郑州朝廷会另选将领。但骁骑营的这些将士,毕竟自己已经统带了几年。这些兄弟的生死,让他着实有些担忧。
为官生涯,大部分时日都是在边军打熬的他来说,太知道外行指挥内行,对一场战事成败的影响了。好在这位英王在进营之后,只是对下级武官和普通军士感兴趣,对营务根本不插手,甚至连一点兴趣都欠奉。
让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他也只希望这位英王,将来到了战场上也不要胡乱指挥,不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鲜血白流。他更希望朝廷在出兵时选派的武官,能够制住这位英王。让这位英王,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,等着领功回京继续当他的亲王便是了。
只是这些直肠子的武官那里知道,这位亲王虽说年纪轻轻,可从来都不做那些无用之功。虽说与那些骁骑营年轻的军士打成一片,黄琼自己本身也很愿意的。但黄琼这么做,却还真的有他自己目的。
黄琼并不想听兵部那些官僚老爷们,对骁骑营诸将的评价。那些玩意在黄琼看来,十句话里面有一半是真的,能表现出这些武官真正能力就不错了。鬼知道这些军官里面,有没有哪些靠着家势混到这个位置上的。
有道是千军易得、一将难求,自己此次率军出兵郑州,没有一个可靠的将领来统军不行。自己虽说也读过几本兵书,可黄琼却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。要是随便读了几本兵书,就能统兵打仗,那这大齐朝遍地都是名将了。
而按照所谓的祖宗定制,每逢征伐向来是四大营出兵,枢密院另外派遣武官指挥。在皇帝设立殿前司后,改为由殿前司选派统兵将领。这一点虽然保证了将不专兵,防止出现前唐年间,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。
可也有一个问题,摆在黄琼的面前。一个是殿前司能征惯战的宿将不少,可资历却是都很老。这些老将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倒无所谓。黄琼也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心思,这些老狐狸他可不想沾惹。
而且老爷子可以容忍你拉拢文官,但如果要是动武官的心思,可就真的犯了老爷子的忌讳。可这要是到了战场之上不听自己话,那就是误了大事的。这些人的确能打仗,可未必就买自己这个黄口小子的账。
所以,黄琼还是打算,看看能否从骁骑营诸将之中,直接选拔带兵之人。当然说服老爷子打破惯例的办法,黄琼还得去琢磨,但首选得有人选不是?至于诸将的能力,从谁口中了解,还能有从这些大头兵口中知道的清楚?
要知道,按照大齐军制,骁骑营的诸将也都与边军将领定期轮换的。整个骁骑营的武官,甚至到普通的军士,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厮杀的人。从这些人身上散发的气势,就看的出骁骑营这些将士,绝对不是御林八军那些见过血的兵将,能够相提并论的。
相对于殿前司那些功臣宿将来说,这些品级并不是很高的武官,心中建功立业的想法更为强烈。身后并无太多靠山的他们,指挥起来也更加的容易。至少不会出现到了战场上,不买自己账的事情发生。
这一仗,以骁骑营的战斗力,在军事上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。难就难在事后的善后上,这才是关键的问题。而郑州久困疲惫,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水灾,以及这几年景王的横征暴敛之后,在也经受不住一次兵灾了。
俗话说,官过如剃、匪过如梳、兵过如剃。对老百姓而言,过兵甚至比遭受土匪洗劫危害还大。如果整个骁骑营不能做到如臂使指,对郑州善后异常关键。若是带兵武将一味维上、奢杀,甚至纵兵劫掠民财、民女,很有可能会使整个善后功亏一篑。
所以,黄琼才认为,从骁骑营这些武官中选拔,也许会比殿前司的那些宿将,更为适合此次平叛行动。想必这些从边军调回来,应该几年都没有升过品级的武将,绝对比那些老将容易指挥的多。
所以,为了在最短的时日之内,摸清楚骁骑营诸将的能力,黄琼是下了很大决心的。哪怕是刻意摆出一副,与官兵同甘共苦也在所不惜。短短两天之内,便将骁骑营诸武官的能力和品性,从下级武官口中以及普通军士口中搞了出来。
当然,帮着黄琼做完这件事情的,可不单单他自己一个人。还有初到军营,对军营生活很是好奇的范剑与刘虎两个人,甚至他身边的那些身边人。可以说除了那位古板的,到了骁骑营内还端着他,进士及第架子的苏长史之外。
几乎黄琼身边所有的人,都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。尤其是一肚子花花心肠,进了军营之后往日散漫不见了的范剑,从那些单纯的骁骑营军士口中套话,简直不要太容易了。这个家伙一肚子的鬼心眼,外加情商绝对足够高,短时间之内便与骁骑营下级武官打成了一片。
几乎可以说轻而易举的,帮着黄琼套出了想要知道的东西。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铁血汉子,哪有他们两个这么多的鬼心眼?被套出话的时候,还当范剑为兄弟。要不怎么说,读书人一般都是蔫坏呢。
这二位看似人畜无害不说,还摆出一副平易近人架势的一贵一文。神不知鬼不觉的,便把整个骁骑营诸将的底子摸了一个遍。那个是在边军厮杀过的,那个是世家子弟恩萌的。那个人贪婪,那个志大才疏,那个是有真本事的,查了一个清清楚楚。
而此时,黄琼才知道,这个被陈瑶捡回来之前,差一点饿死在路边的家伙,居然出身武林第一大世家。家中亦武亦商,几代人苦心经营下来,虽说比不上桂林郡王府那般富甲天下,可也大齐境内数一数二的富豪。
最关键的是不仅他自身以身作则,就连他身边的那些侍卫,自进入骁骑营后一个个也严格按照军令来。居然没有一个人,敢依仗王府权势骄横跋扈。端是站如松、行如风,做派并不次于骁骑营的将士。
骁骑营将士每天出操训练,他们也都跟着出操。骁骑营将士每天吃什么,他们也就跟着吃什么。这位英王殿下如此善解人意,原本对这位英王到来,而多少有些忧心忡忡的骁骑营诸将,这心里面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。
这位英王别说对军务从来都不插手,甚至于指挥使主动请示的一些事情,也被他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。朝廷命他坐阵骁骑营,只是准备应变为理由打发掉。这位英王大撒手的做派,让那位于都指挥使,彻底的松了一口气。
原本这位于都指挥使,还担心这个年轻气盛的亲王,到了骁骑营之后到处伸手。他这个主官管不也好,不管也不好。管,人家是当朝亲王,而自己不过是一个三品都指挥使,这级别上差的太远。
而且从圣旨到的那天,实际上这位英王,已经有了接管骁骑营做主的权利。相对于自己这个都指挥使来说,这位英王可是上差。只有人家管自己的权利,自己可没有管人家的权利。别说全营的将士,便是他这个都指挥使也得听人家的。
可话是这么说,但实际操作起来哪有那么容易。这些皇子从落草,就开始享受荣华富贵。直到就藩之前,恐怕连京城都没有出过,更别提带过兵了。军营之中那些大兵,可是与他们往日里面,在府内见到的丫鬟、婆子,家丁、太监可是两码回事。
若是这位从来都没有带过兵的英王殿下,不懂装懂处处插手胡乱指挥,这骁骑营自己还怎么带?可不管,这位于都指挥使也担心,这位英王到了大营之后,胡作非为在弄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。
要知道,骁骑营内可不单单有军士,还有大量的眷属。若是这位老兄嫌晚上寂寞,依仗自己的权势,弄点倚强凌弱,逼占**的事情来,那可是要激起兵变的。要是真的出了这等事,自己的脑袋还要不要?
自己才从边军调回骁骑营没有几年,对这位英王不是很了解。可皇子之中先有滕王,后有永王,那可是向来大名鼎鼎,甚至在整个京城之中都恶名远扬。听说那位滕王,专门喜欢找别人的老婆。尤其是那些低级官员的眷属,只要被他看上眼的,想尽办法也要搞到手。
而那位永王找女人,向来都是生冷不忌。什么寡妇、妓女,向来是不一而足。只要看上眼的,绝对是不吝千金。虽说这位英王不是很了解,可看那几位皇子的做派,这位于都指挥使曾经很担心,这位英王也和她们差不多。
黄琼眼下的这个做派,让这位于都指挥使一直悬着的心,倒也彻底的放了下来。虽说不知道,这位英王如此做派,究竟有什么意图藏在里面。可目前来说,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?至少没有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。
事实上对于朝廷此时,派了一位亲王来骁骑营坐阵。从这位于都指挥使,到骁骑营诸将内心之中都是不欢迎的。除了黄琼在他们眼中,不过是一个连只鸡恐怕都没有杀过的黄毛小子之外,还有对本朝以荒唐著称的这些皇子的担忧。
至于朝廷为何要派皇子进入骁骑营,别的将官虽然不知道,可作为都指挥使的这位于大人。早在前一天,便从殿前司发来的信函之中了解。作为朝廷武官,尤其是掌握着京城四大营之一骁骑营的他,之前从来没有参合到皇子之间争斗中去。
因为他知道,皇帝的底线是什么。他不想去触碰皇帝的底线,更对这些皇子之间的争斗,没有任何的兴趣。甚至在他心中,对这些皇子为了争夺权利,置百姓生死不顾兴兵作乱,不是一般的反感。
但皇帝既然下定了决心,此次由一位亲王坐阵骁骑营,并处置郑州平叛事宜,他这个坐臣子的又能怎么办?虽说按照惯例,出兵郑州朝廷会另选将领。但骁骑营的这些将士,毕竟自己已经统带了几年。这些兄弟的生死,让他着实有些担忧。
为官生涯,大部分时日都是在边军打熬的他来说,太知道外行指挥内行,对一场战事成败的影响了。好在这位英王在进营之后,只是对下级武官和普通军士感兴趣,对营务根本不插手,甚至连一点兴趣都欠奉。
让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,他也只希望这位英王,将来到了战场上也不要胡乱指挥,不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鲜血白流。他更希望朝廷在出兵时选派的武官,能够制住这位英王。让这位英王,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,等着领功回京继续当他的亲王便是了。
只是这些直肠子的武官那里知道,这位亲王虽说年纪轻轻,可从来都不做那些无用之功。虽说与那些骁骑营年轻的军士打成一片,黄琼自己本身也很愿意的。但黄琼这么做,却还真的有他自己目的。
黄琼并不想听兵部那些官僚老爷们,对骁骑营诸将的评价。那些玩意在黄琼看来,十句话里面有一半是真的,能表现出这些武官真正能力就不错了。鬼知道这些军官里面,有没有哪些靠着家势混到这个位置上的。
有道是千军易得、一将难求,自己此次率军出兵郑州,没有一个可靠的将领来统军不行。自己虽说也读过几本兵书,可黄琼却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。要是随便读了几本兵书,就能统兵打仗,那这大齐朝遍地都是名将了。
而按照所谓的祖宗定制,每逢征伐向来是四大营出兵,枢密院另外派遣武官指挥。在皇帝设立殿前司后,改为由殿前司选派统兵将领。这一点虽然保证了将不专兵,防止出现前唐年间,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。
可也有一个问题,摆在黄琼的面前。一个是殿前司能征惯战的宿将不少,可资历却是都很老。这些老将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倒无所谓。黄琼也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心思,这些老狐狸他可不想沾惹。
而且老爷子可以容忍你拉拢文官,但如果要是动武官的心思,可就真的犯了老爷子的忌讳。可这要是到了战场之上不听自己话,那就是误了大事的。这些人的确能打仗,可未必就买自己这个黄口小子的账。
所以,黄琼还是打算,看看能否从骁骑营诸将之中,直接选拔带兵之人。当然说服老爷子打破惯例的办法,黄琼还得去琢磨,但首选得有人选不是?至于诸将的能力,从谁口中了解,还能有从这些大头兵口中知道的清楚?
要知道,按照大齐军制,骁骑营的诸将也都与边军将领定期轮换的。整个骁骑营的武官,甚至到普通的军士,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厮杀的人。从这些人身上散发的气势,就看的出骁骑营这些将士,绝对不是御林八军那些见过血的兵将,能够相提并论的。
相对于殿前司那些功臣宿将来说,这些品级并不是很高的武官,心中建功立业的想法更为强烈。身后并无太多靠山的他们,指挥起来也更加的容易。至少不会出现到了战场上,不买自己账的事情发生。
这一仗,以骁骑营的战斗力,在军事上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。难就难在事后的善后上,这才是关键的问题。而郑州久困疲惫,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水灾,以及这几年景王的横征暴敛之后,在也经受不住一次兵灾了。
俗话说,官过如剃、匪过如梳、兵过如剃。对老百姓而言,过兵甚至比遭受土匪洗劫危害还大。如果整个骁骑营不能做到如臂使指,对郑州善后异常关键。若是带兵武将一味维上、奢杀,甚至纵兵劫掠民财、民女,很有可能会使整个善后功亏一篑。
所以,黄琼才认为,从骁骑营这些武官中选拔,也许会比殿前司的那些宿将,更为适合此次平叛行动。想必这些从边军调回来,应该几年都没有升过品级的武将,绝对比那些老将容易指挥的多。
所以,为了在最短的时日之内,摸清楚骁骑营诸将的能力,黄琼是下了很大决心的。哪怕是刻意摆出一副,与官兵同甘共苦也在所不惜。短短两天之内,便将骁骑营诸武官的能力和品性,从下级武官口中以及普通军士口中搞了出来。
当然,帮着黄琼做完这件事情的,可不单单他自己一个人。还有初到军营,对军营生活很是好奇的范剑与刘虎两个人,甚至他身边的那些身边人。可以说除了那位古板的,到了骁骑营内还端着他,进士及第架子的苏长史之外。
几乎黄琼身边所有的人,都成了他最得力的帮手。尤其是一肚子花花心肠,进了军营之后往日散漫不见了的范剑,从那些单纯的骁骑营军士口中套话,简直不要太容易了。这个家伙一肚子的鬼心眼,外加情商绝对足够高,短时间之内便与骁骑营下级武官打成了一片。
几乎可以说轻而易举的,帮着黄琼套出了想要知道的东西。这些在战场上厮杀的铁血汉子,哪有他们两个这么多的鬼心眼?被套出话的时候,还当范剑为兄弟。要不怎么说,读书人一般都是蔫坏呢。
这二位看似人畜无害不说,还摆出一副平易近人架势的一贵一文。神不知鬼不觉的,便把整个骁骑营诸将的底子摸了一个遍。那个是在边军厮杀过的,那个是世家子弟恩萌的。那个人贪婪,那个志大才疏,那个是有真本事的,查了一个清清楚楚。
而此时,黄琼才知道,这个被陈瑶捡回来之前,差一点饿死在路边的家伙,居然出身武林第一大世家。家中亦武亦商,几代人苦心经营下来,虽说比不上桂林郡王府那般富甲天下,可也大齐境内数一数二的富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