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听马县尊的话,一定是有了破敌良策了吧?”丁玉英又问。

    马万春摇摇头道:“谈不上什么良策,大风堡乃是山险之地,昔日我家统御石柱宣慰司时,那里就有山贼盘踞,剿了多年都没有平定。后来大风堡山贼入伙流寇,大风堡险要之地也就被流寇占有,不断增筑扩建,成了现在这等规模。如今数千流寇盘踞其间,想要剿灭恐怕得耗费数年之功,而且还得经营石柱得法,方可奏效。”

    “剿匪和经营石柱有什么关系?”丁玉英接着打听。

    马万春道:“昔日我石柱宣慰司兵强马壮,可以出兵远征,为国杀敌,却平不了近在咫尺的山贼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    为什么呀?

    朱和幸和丁玉英都来了兴趣,看着马万春。

    马万春自问自答道:“昔日大风堡的山贼难平,就是因为石柱乃苦穷之地,总有一些饥寒交迫之民走投无路,所以不断有活不下去的百姓上山从贼,大风堡也就久攻难破了。即便一时被袭破,不久之后还是会有人上山为寇的。”

    丁玉英叹了口气:“没想到石柱有那么多忠义之士,却是一个民难聊生的苦穷之地,真是难为宣慰司上下官员了。”

    朱和幸却道:“不是苦穷之地,又哪里来的白杆精锐?自古都是穷乡僻壤出精兵啊!我带来的那些近卫军兵士,不都是用九边苦寒之地的少年养育而成的?”

    朱和幸虽然不知道怎么治理一县一府,更不知道怎么当个明君,但是他的军事素质还是可以的。他在陆军讲武堂里的军事类课程的考试成绩也说明了这一点!

    所以他的这番话虽然说的不好听,但也是事实。当年秦良玉能不断从石柱出兵,也是因为石柱百姓穷苦,人多地少,交通闭塞,也没法子发展工商业,太多的青壮没有出路,这才愿意从军打仗,拿命换钱。

    现在的大明陆军也是尽可能从穷乡僻壤征兵,同时以应天的军事贵族子弟为职业军官的主要来源,以近卫军的功勋士兵为职业军官的次要来源(近卫军士兵出身的军官不能担任近卫军的军官),而近卫军的少年兵则都来自苦瘠之地。

    朱和幸这个太子爷固然没有去体察过民情,但是他在部队里实习过,和许多来自苦瘠之地的兵士都有过接触。

    朱和幸接着又道:“不过现在大风堡上的山贼都是陕人军户,过去没少欺压石柱的川人农户,石柱的川人应该不会上山去投靠他们吧?”

    马万春点点头道:“暂时当然不会了,不过咱们如果不能把石柱的川人农户牢牢掌控起来,给他们活路出路,将来会不会有混不下去的农民上山为寇,也就不大好说了。”

    朱和幸问:“那咱们又要如何把石柱的川人农户牢牢掌握起来?”

    马万春伸出两根手指,道:“当下还算有用的就是三个法子,首先是开科取士,将石柱的有用之士先挑选出来,为我所有。

    其次是清户均田,必须把所有的人户土地都查清楚,然后根据土地的肥瘦好坏,均平分配......要让石柱百姓安居乐业咱们是做不到的,但是要让石柱百姓人人有口吃的,还得能办得到的。

    再次当然是征召乡勇了!有了可用之士,又给百姓们均了土地,接下去当然得让他们出力剿贼了!”

    “让乡勇剿贼?”朱和幸皱眉道,“乡勇能打得过山上的流寇军户?”

    “当然打不过了!”马万春摇摇头,“乡勇再勇,也是不习兵事的农夫。流寇的军户哪怕是妇孺,也都长期习练武艺。靠乡勇剿流寇的军户,一定会损失惨重。但是咱们还是得用乡勇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朱和幸不明白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剿灭大风堡的流寇军户还是得靠正规军!兵不够就再调......要围剿山上的贼寇,至少得几倍于敌的兵力,调一个师过来应该可以得手。而用乡勇剿贼,根本就是在送人头。即便能打死几个贼,自己的伤亡没准大几倍!

    马万春解释道:“用乡勇有三个好处,一是可以持久!剿山贼的关键不是勇猛,而是持久。而且四川的山大,哪怕调来一万精兵,四面围攻,也会有极大的空隙让流寇脱逃。极有可能杀灭了老弱,走脱了精壮。

    而且一万精兵的消耗可不是小数,石柱交通不便,本身又是穷山恶水,长期供养一万外来的大军是很困难的。如果客军供应不足,难免就要扰民,军民矛盾一起,山上的贼寇就有机可乘了!

    二是可以让石柱百姓和山上的贼寇成水火之势,乡勇剿贼,无论哪方面死了人,都会将对方视为仇寇......这可是杀父杀兄杀子之恨啊,此恨不共戴天!如果百姓和贼寇有了不共戴天之仇,贼寇就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就不敢小股下山,而大股下山,又容易被咱们的精兵攻打。若是一直不下山,他们又能维持多久?

    三是可以让石柱的穷苦百姓有个盼头......杀贼立功,立功受赏,不管是赏钱、赏田还是赏官,总是一个盼头啊!有了盼头,再苦再累也就容易熬下去了。百姓能熬下去,咱们的官也就好当了。”

    好狠的知县啊!

    丁玉英听完马万春的话,心里已经有数了——这个父母官根本不在乎下面的老百姓死多少,他在乎的只是早一点把山上的流寇给剿灭了!不过话说回来,剿灭了山上的贼寇,对山下百姓才是真的好。长痛不如短痛啊!

    朱和幸却连连点头,这个马知县是有本事的!他的法子的确比调动大军有用......调一个师的大军过来,人吃马嚼的,消耗的东西可不少。石柱的交通不便,而且整个东川都缺少粮草,根本供应不了多少,所以大军的补给很可能就得靠搜刮石柱当地了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军民矛盾很可能会激化!而石柱当地的川人虽然大多仇恨陕人军户地主,但也难保没一些人跟着陕人军户得了好处......到时候人心一分化,山上的贼就难灭了。

    “马知县,”丁玉英思索着问,“那咱们要如何选取石柱的有用之士呢?考什么比较好呢?”

    马万春笑道:“当然不能考四书五经,八股文章了。”

    朱和幸心说:也不能考法语!

    马万春思索了一会儿,又道:“首先识文断字是必须的......文章也得会写,要不然当不了亲民官。

    其次是得精通农事,民以食为天,石柱这里人多地狭,农事艰难,不懂农事是当不了官的。

    第三是身体强健,善于习武。这样的人比较容易组织乡勇,也能带着他们上山剿寇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叫善于习武?”朱和幸有点不明白,“这又要如何考核?”

    马万春道:“当然是考核他们的长枪之术了,枪为百兵之王,容易打造,也很容易上手。急切之间别的兵器掌握不了,用长枪戳人砸人还是能学会的。这一次石柱所取之士,必须能很快粗通长枪之术。他们掌握了,才能去教下面的乡勇。”

    “有道理!”朱和幸连连点头,“石柱的乡勇急切之间也学不会别的,只能用长枪杀敌了......马知县,要不咱们就尽快开科取士吧!把石柱乡间的有用之士都取出来,然后尽快组成乡勇。”

    马万春点点头,笑道:“取士之事说的容易,做起来可难......同知不来,本官手头都没有可用之员。因为本官手下的西川兵,自己大多不识什么文字,怎么帮着取士?就算有几个能写能算的,也都忙得团团转,根本腾不出空来干这事儿。

    同知带来的近卫军都是念过书的,而且也精通长枪之术,所以开科取士的事儿,还得有劳同知了!”

章节目录

抢救大明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大罗罗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330章 好狠的知县(求订阅)-明朝小侯爷免费阅读,抢救大明朝,一本书并收藏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