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李进见父皇?那肯定是屁滚尿流
第42章 李进见父皇?那肯定是屁滚尿流-大明:让你赈灾,你往锅里掺沙子?-一本书
大明:让你赈灾,你往锅里掺沙子?
作者:妙笔入梦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上书房。
退朝之后,朱元璋照例带着朱标开始处理奏折,但是朱标却是有些心不在焉。
“标儿,你在想什么?”
朱元璋看到朱标失神的样子,开口询问道。
“父皇,孩儿在想,如果李进进京之后,见到父皇又会是什么反应?”
朱标猛然回神,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盘托出。
朱元璋一愣,好似想到了李进惊慌失措的表情,嘴角微微勾起,他很期待李进的反应。
“如果见到咱,只怕他会被吓得屁滚尿流,再也不敢巧舌如簧。”
朱标的神情也变得极其兴奋,哈哈大笑道:
“哈哈哈,想必到时绝对会非常精彩。”
就在父子二人相视而笑的时候,门外突然李善长求见。
朱元璋眉头微皱,李善长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?
虽然李善长名义上是宰相,也有权力帮助朱元璋批改奏折。
但是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,再加上掌控欲强烈,朱元璋基本不会让李善长染指奏折。
平时都是朱元璋带着朱标处理朝政。
如今李善长求见,难道是对自己的安排有什么意见?要向自己夺权?
朱元璋的神色逐渐冷了下来,随后就让李善长觐见。
等到李善长进来之后,朱元璋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:
“善长啊,你平时这个时候,不都在府邸吗?”
“怎么现在有时间来见咱?”
“启禀上位,臣这次求见上位,是想向上位问一下封王戍边之事。”
李善长微微躬身,将此次来的目的直接道出。
“如今皇子已经渐渐长大,是时候为皇上分忧,为朝廷效力了。”
听到李善长的话,朱元璋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。
对于朱元璋来说,封王戍边乃是国策,是高于一切的政策。
因为封王戍边关系着老朱家的江山。
朱元璋参考前朝颠覆的先例,打算在大明各地分封藩王,让老朱家的势力遍布全国。
这样如果朝廷之中出现内乱,各地藩王就能领兵勤王。
而且这些人被封到边疆地区,如果异族入侵,这些藩王就能成为大明的第一道防线。
这些藩王既能为大明抵御侵略,又能在朝廷出现内乱的时候,为皇帝平定内乱,帮助稳住大明江山。
最差的情况,顶多就是出现西汉那种,被人给谋朝篡位。
即便如此,汉光武帝刘秀白手起家,建立东汉,为汉朝续命一百多年。
难道他朱元璋的子孙就不能为他老朱家再续命几百年?
更何况他还给他们个个分封藩王,再差也能为大明争取个一两百年的时间。
“此事咱还没有想好,不知善长有何建议啊?”
朱元璋虽然心中已经有了腹稿,但是却装作没有主意的样子,让李善长先说。
看看李善长能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。
“上位,此事臣也只是有些浅见。”
李善长先谦虚一阵,随后继续说道:
“臣觉得可以先将这些皇子分封为藩王,选好藩地之后,就让他们前往封地,为朝廷治理地方。”
“不仅如此,皇子们自幼被大儒教育,文武双全,还要领兵。”
“现在大明虽然表面上平静无波,但是西南不稳,北方边境不平,北元更是躲在漠北,与大明顽抗。”
“臣觉得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应当将成年的皇子尽快封王,为朝廷效力。”
朱元璋脸上笑容更胜,李善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解人意,说出来的建议也是符合自己的心意。
“哈哈哈,不愧是宰相,这些话都说在了咱的心坎上。”
“那照你来看,应该给哪些皇子封王?又该封在何地?”
朱元璋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,看上去十分高兴。
“臣觉得应该对二皇子、三皇子和四皇子进行封王。”
李善长对此事早就想好对策,对答如流。
“至于封在何地,那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。”
即便李善长对分封的藩地有想法,那也不是他该说的,毕竟如果啥话都让李善长说了,那又怎么能体现朱元璋的重要性?
“既然是封王戍边,那自然是要去为大明驻守边疆的。”
“咱可不是让他们吃喝玩乐,成为只会享福的蛀虫。”
朱元璋见李善长都已经说到这了,索性也直接摊牌了,霸气侧漏的说道:
“燕云十六州,自从被石敬瑭卖给契丹之后,已经与中原地区失去联系三百多年。”
“这些汉地的百姓很多习俗都已经发生改变,咱对这些十分担忧。”
“所以,咱要把这些皇子全部安排到北方之地。”
“太原,北平都是战略重地,咱觉得应该让老三老四前往这些地方。”
“上位英明。”
李善长闻言,直接躬身,说道:
“只是这种事情,臣觉得还是要听听朝臣的建议。”
“最主要还是御史台的建议,上位应该也知道这些御史的品性。”
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狗御史的脾气,当初朱元璋之所以要设立这个御史台,就是要给淮西勋贵找麻烦。
为了让刘伯温能带着这些御史,与淮西权贵分庭抗礼,甚至把御史台最高机构单独独立出来。
左都御史这个职位甚至能和宰相平起平坐,朝中上下没有他不能弹劾的人。
朱元璋就是把刘伯温当作一把刀来用,御史台中的御史更是这把刀最锋利的刀刃。
本来这把刀还挺好用,结果现在朱元璋发现这些御史竟然连他都要弹劾。
这让朱元璋头疼不已,尤其是最近,这种现象竟然愈演愈烈。
之前朱元璋就曾经在朝堂上顺嘴提了一下封王戍边的事情,但是刚一提出,就被御史台疯狂谏言。
看那个架势,好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让朱元璋也不得不将封王戍边暂且按下。
但是现在皇子们逐渐成年,朱元璋觉得此事决不能再拖延下去,必须要做个了断。
“善长,安排下去,让文武百官全部上折子,咱要看看这些人要怎么说咱的这些皇子们!”
李善长低头应是,嘴角微微勾起。
刘伯温,我这一份大礼,看你能不能接的下了?
退朝之后,朱元璋照例带着朱标开始处理奏折,但是朱标却是有些心不在焉。
“标儿,你在想什么?”
朱元璋看到朱标失神的样子,开口询问道。
“父皇,孩儿在想,如果李进进京之后,见到父皇又会是什么反应?”
朱标猛然回神,将自己想到的问题和盘托出。
朱元璋一愣,好似想到了李进惊慌失措的表情,嘴角微微勾起,他很期待李进的反应。
“如果见到咱,只怕他会被吓得屁滚尿流,再也不敢巧舌如簧。”
朱标的神情也变得极其兴奋,哈哈大笑道:
“哈哈哈,想必到时绝对会非常精彩。”
就在父子二人相视而笑的时候,门外突然李善长求见。
朱元璋眉头微皱,李善长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?
虽然李善长名义上是宰相,也有权力帮助朱元璋批改奏折。
但是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,再加上掌控欲强烈,朱元璋基本不会让李善长染指奏折。
平时都是朱元璋带着朱标处理朝政。
如今李善长求见,难道是对自己的安排有什么意见?要向自己夺权?
朱元璋的神色逐渐冷了下来,随后就让李善长觐见。
等到李善长进来之后,朱元璋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:
“善长啊,你平时这个时候,不都在府邸吗?”
“怎么现在有时间来见咱?”
“启禀上位,臣这次求见上位,是想向上位问一下封王戍边之事。”
李善长微微躬身,将此次来的目的直接道出。
“如今皇子已经渐渐长大,是时候为皇上分忧,为朝廷效力了。”
听到李善长的话,朱元璋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。
对于朱元璋来说,封王戍边乃是国策,是高于一切的政策。
因为封王戍边关系着老朱家的江山。
朱元璋参考前朝颠覆的先例,打算在大明各地分封藩王,让老朱家的势力遍布全国。
这样如果朝廷之中出现内乱,各地藩王就能领兵勤王。
而且这些人被封到边疆地区,如果异族入侵,这些藩王就能成为大明的第一道防线。
这些藩王既能为大明抵御侵略,又能在朝廷出现内乱的时候,为皇帝平定内乱,帮助稳住大明江山。
最差的情况,顶多就是出现西汉那种,被人给谋朝篡位。
即便如此,汉光武帝刘秀白手起家,建立东汉,为汉朝续命一百多年。
难道他朱元璋的子孙就不能为他老朱家再续命几百年?
更何况他还给他们个个分封藩王,再差也能为大明争取个一两百年的时间。
“此事咱还没有想好,不知善长有何建议啊?”
朱元璋虽然心中已经有了腹稿,但是却装作没有主意的样子,让李善长先说。
看看李善长能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。
“上位,此事臣也只是有些浅见。”
李善长先谦虚一阵,随后继续说道:
“臣觉得可以先将这些皇子分封为藩王,选好藩地之后,就让他们前往封地,为朝廷治理地方。”
“不仅如此,皇子们自幼被大儒教育,文武双全,还要领兵。”
“现在大明虽然表面上平静无波,但是西南不稳,北方边境不平,北元更是躲在漠北,与大明顽抗。”
“臣觉得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应当将成年的皇子尽快封王,为朝廷效力。”
朱元璋脸上笑容更胜,李善长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解人意,说出来的建议也是符合自己的心意。
“哈哈哈,不愧是宰相,这些话都说在了咱的心坎上。”
“那照你来看,应该给哪些皇子封王?又该封在何地?”
朱元璋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根,看上去十分高兴。
“臣觉得应该对二皇子、三皇子和四皇子进行封王。”
李善长对此事早就想好对策,对答如流。
“至于封在何地,那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。”
即便李善长对分封的藩地有想法,那也不是他该说的,毕竟如果啥话都让李善长说了,那又怎么能体现朱元璋的重要性?
“既然是封王戍边,那自然是要去为大明驻守边疆的。”
“咱可不是让他们吃喝玩乐,成为只会享福的蛀虫。”
朱元璋见李善长都已经说到这了,索性也直接摊牌了,霸气侧漏的说道:
“燕云十六州,自从被石敬瑭卖给契丹之后,已经与中原地区失去联系三百多年。”
“这些汉地的百姓很多习俗都已经发生改变,咱对这些十分担忧。”
“所以,咱要把这些皇子全部安排到北方之地。”
“太原,北平都是战略重地,咱觉得应该让老三老四前往这些地方。”
“上位英明。”
李善长闻言,直接躬身,说道:
“只是这种事情,臣觉得还是要听听朝臣的建议。”
“最主要还是御史台的建议,上位应该也知道这些御史的品性。”
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狗御史的脾气,当初朱元璋之所以要设立这个御史台,就是要给淮西勋贵找麻烦。
为了让刘伯温能带着这些御史,与淮西权贵分庭抗礼,甚至把御史台最高机构单独独立出来。
左都御史这个职位甚至能和宰相平起平坐,朝中上下没有他不能弹劾的人。
朱元璋就是把刘伯温当作一把刀来用,御史台中的御史更是这把刀最锋利的刀刃。
本来这把刀还挺好用,结果现在朱元璋发现这些御史竟然连他都要弹劾。
这让朱元璋头疼不已,尤其是最近,这种现象竟然愈演愈烈。
之前朱元璋就曾经在朝堂上顺嘴提了一下封王戍边的事情,但是刚一提出,就被御史台疯狂谏言。
看那个架势,好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,让朱元璋也不得不将封王戍边暂且按下。
但是现在皇子们逐渐成年,朱元璋觉得此事决不能再拖延下去,必须要做个了断。
“善长,安排下去,让文武百官全部上折子,咱要看看这些人要怎么说咱的这些皇子们!”
李善长低头应是,嘴角微微勾起。
刘伯温,我这一份大礼,看你能不能接的下了?